top of page

媽媽手症狀與自救方法|中醫解釋與針灸治療建議 - 陳洛醫師

媽媽手症狀與自救方法|中醫解釋與針灸治療建議 - 陳洛醫師

媽媽手的成因與自救法——陳洛醫師分享中醫治療建議


現代都市人使用手腕過度,「媽媽手」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痛症之一。這種疾病在醫學上稱為 狹窄性腱鞘炎,最常出現於拇指側手腕關節,發病初期症狀包括拇指用力時的劇痛、局部腫脹、發熱,甚至在做出「比 LIKE」、寫字、開瓶等簡單動作時也感到疼痛。這些 手腕痛原因 背後,很多人未意識到其實可能是拇指肌腱長期勞損導致的 腱鞘發炎



此病多發於照顧嬰兒的媽媽等,因此俗稱「媽媽手」,但除此之外,經常使用電腦滑鼠的上班族、餐飲與零售業從業員等類工作亦容易患上「媽媽手」。這類患者通常是長期反覆使用導致筋腱損傷,造成腱鞘腔室狹窄,繼而發炎及痛楚。


媽媽手的基本處理建議:

  1. 休息及避免重複動作

  2. 配戴護腕 減輕手腕壓力

  3.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與自癒能力


然而,如果發炎已經消退,局部仍然出現疼痛、僵硬、無力,建議尋求 針灸治療媽媽手,透過疏通氣血、緩解肌腱張力,加速恢復。針灸配合推拿、針對局部腱鞘及遠端肌肉張力點施治,屬於有效的 拇指腱鞘炎針灸方法



「假媽媽手」:頸椎問題引起的手指痛麻別誤判
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人雖有類似「媽媽手」的症狀,但其實是由於 頸椎壓迫橈神經 所致。這類問題被稱為「假媽媽手」,並非腱鞘炎,而是神經受壓造成的牽扯痛、麻痹、閃電感等症狀。特別當 頸椎錯位 或胸背部肌肉過緊,壓迫橈神經傳導通路時,就會波及到手部,產生錯誤的診斷與治療方向。

對於這種情況,應先針對 頸椎調整與肌肉放鬆,而非單一處理手腕。適當按摩胸大肌、三頭肌、前臂肌群等,或接受中醫正骨手法,有助於解除神經壓迫,徹底解決問題。


「媽媽手」雖然常見,但處理不當可引致慢性疼痛。中醫結合針灸與手法治療能有效緩解肌腱發炎,並可針對不同成因(如假媽媽手頸椎壓迫)作出準確診斷,提升療效。如你長期出現手腕疼痛,建議盡早求醫,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期。


有疑問?按此預約中醫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