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源性眩暈是什麼?中醫針灸手法解除眩暈|陳洛醫師頸椎治療經驗
- 陳洛 中醫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【頸源性眩暈】不是耳水不平衡?中醫針灸有效解除轉頭就暈|陳洛醫師講解
近年來,越來越多都市人受到頭暈、天旋地轉困擾,尋求西醫檢查時,常被診斷為「耳水不平衡」。但有一類患者,即使服用止暈藥物,症狀仍無改善,反覆出現「轉頭即暈、視覺模糊、頭重腳輕」等問題。
若你也是其中之一,很可能患上的是——頸源性眩暈。
✅ 什麼是頸源性眩暈?並非所有暈眩都與耳朵有關
所謂頸源性眩暈,是指因頸椎錯位或退化而引起的頭暈症狀。此病並非內耳系統失衡所致,而是源自頸部結構出現異常,如頸椎關節失位、肌肉痙攣、椎動脈壓迫等。
不少患者初期並未察覺病因,經反覆服藥、理療無效後,才轉向中醫求診。陳洛醫師臨床發現,多數患者在接受針灸與手法復位後,眩暈可顯著減輕甚至即時解除。
🔍 成因解析:頸椎錯位引發腦部供血不足
頸椎錯位可導致椎動脈受壓,影響向腦部的血液供應,進而引發頭暈、視物旋轉、頭痛、噁心等症狀。
頸源性眩暈常見成因包括:
長期低頭滑手機,導致頸椎前傾、肌肉失衡
趴睡、睡姿不當,壓迫頸椎神經與動脈
辦公室電腦高度不合適,引起頸肩持續緊繃
曾有頸部創傷、落枕或椎間盤問題者
這類眩暈常在轉頭、仰頭、久坐後特別明顯,患者經常形容為「轉頭就暈」「頭重腳輕像要跌倒」,甚至因姿勢引起劇烈噁心、想吐。
🩺 中醫針灸如何改善頸椎引起的眩暈?
在中醫針灸治療眩暈的臨床經驗中,針對頸部供血不足、肌肉痙攣、椎間關節卡壓等問題,採取「疏通經絡、調整結構、恢復氣血流通」三管齊下,效果顯著。
陳洛醫師針灸治療方案包括:
針刺特定穴位(如風池、天柱、大椎):放鬆頸部肌群
推拿整復手法:改善頸椎錯位,釋放椎動脈壓力
艾灸與熱敷:溫陽通絡,增進局部血流
中藥處方:針對頸源性眩暈常見的「肝陽上亢」、「痰濁中阻」、「氣血兩虛」等證型進行個體化調理
透過上述治療,可有效解除眩暈根源,改善反覆發作的問題。
👨⚕️ 常見問題解答
🔸 我有頭暈,但沒有耳鳴,可能是頸源性嗎?
是的。頭暈非耳水不平衡的案例不在少數,若伴有肩頸僵硬、轉頭加劇、睡姿影響等情況,應考慮為頸椎引致眩暈。
🔸 長期低頭真的會導致頭暈?
絕對有可能。不良姿勢會導致頸椎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引發椎動脈壓迫,是不良姿勢引發眩暈的常見機制。
🔸 中醫是否可完全治癒頸源性眩暈?
中醫治療強調標本兼治,除了解除眼前症狀,更針對結構與氣血調整。若能配合改善生活習慣與正確姿勢,多數患者可長期改善不復發。
✅ 結語|面對頸源性眩暈,及早治療效果最好
頸源性眩暈雖非重大疾病,但長期忽視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。建議患者應正視頸椎錯位眩暈的可能性,及早接受針灸手法解除眩暈的治療,改善頸部供血不足問題,恢復日常穩定狀態。
Comments